除了螺丝本身的规格和等级外,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螺丝的扭力值:
螺丝表面处理:不同的表面处理会改变螺丝与被紧固物之间的摩擦力。比如,镀锌的螺丝表面相对光滑,摩擦力较小,所需扭力也会小一些;而经过发黑处理的螺丝,表面粗糙度增加,摩擦力变大,需要更大的扭力来拧紧。
被紧固材料:如果被紧固的材料较软,像木材、塑料,螺丝容易拧入,所需扭力就小;要是材料比较硬,比如钢材,螺丝拧入困难,就需要更大的扭力。而且不同材料的弹性和塑性不同,也会影响到最终合适的扭力值。

拧紧速度:快速拧紧螺丝时,会产生惯性力,使得实际作用在螺丝上的力瞬间增大,可能导致扭力值不准确。缓慢匀速地拧紧,能让螺丝与被紧固物更好地贴合,得到更准确的扭力值。
润滑情况:在螺丝上涂抹润滑剂,如润滑油、润滑脂,可以降低螺纹之间以及螺丝与被紧固物表面的摩擦力,这样拧紧时所需的扭力就会降低。相反,如果没有润滑,摩擦力大,扭力值就会升高。
温度:在高温环境下,材料的力学性能会发生变化,比如金属材料可能会变软,此时拧紧螺丝所需的扭力可能会减小;而在低温环境中,材料变脆变硬,可能就需要更大的扭力来拧紧螺丝。
螺纹状况:如果螺纹有磨损、损坏或者存在杂质,会增加拧螺丝时的阻力,导致需要更大的扭力。而完好、干净的螺纹,拧紧时所需扭力相对稳定和正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