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攻螺钉底孔标准
来源: | 作者:创固组合螺钉 | 发布时间: 2025-06-14 | 54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自攻螺钉底孔标准会因螺钉规格、材质以及被紧固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,以下是详细介绍:

自攻螺钉底孔标准会因螺钉规格、材质以及被紧固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,以下是详细介绍:

 

不同规格自攻螺钉的底孔直径

 

自攻螺钉常见规格有ST2.2、ST2.9、ST3.5、ST4.2、ST4.8等,一般来说,随着螺钉公称直径的增大,底孔直径也相应增大。比如:

 

ST2.2自攻螺钉,底孔直径通常为1.9 - 2.0mm。 

ST2.9自攻螺钉,底孔直径一般在2.5 - 2.6mm。 

ST3.5自攻螺钉,底孔直径约为3.0 - 3.1mm 。 

ST4.2自攻螺钉,底孔直径多为3.6 - 3.7mm 。 

ST4.8自攻螺钉,底孔直径常为4.1 - 4.2mm 。 

 

被紧固材料对底孔的影响

 

被紧固材料的硬度、韧性等特性不同,底孔直径要求也不一样:

 

较软材料:如塑料、软木、石膏板等,这些材料质地疏松,自攻螺钉容易攻入。为避免材料因过度挤压而破裂、变形,底孔直径可适当取大值,以减少对材料的损伤。例如在软木上使用ST3.5自攻螺钉,底孔直径可取3.1mm 。

 

较硬材料:像硬木、钢材、铝合金等,材料硬度高,需要自攻螺钉更好地咬合。此时底孔直径应适当取小值,这样自攻螺钉拧入时能与材料紧密配合,保证连接的牢固性。比如在铝合金上使用ST4.2自攻螺钉,底孔直径可采用3.6mm 。 

 

底孔加工要求

 

尺寸精度:底孔直径需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,误差过大会影响自攻螺钉的紧固效果。如果底孔过小,螺钉拧入困难,可能导致螺纹损坏或材料破裂;底孔过大,则会使螺钉与材料间配合不紧密,连接强度降低。

 

表面质量:底孔内壁应尽量光滑,避免有毛刺、裂纹等缺陷。毛刺会增加螺钉拧入的阻力,还可能划伤螺钉表面,影响防腐性能;裂纹则可能在受力时扩展,降低连接的可靠性。 


垂直度:底孔中心线应与被紧固材料表面垂直,以确保自攻螺钉垂直拧入,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受力均匀性。若底孔倾斜,螺钉拧入后可能产生偏斜,导致局部应力集中,降低连接强度。 


根据经验:自攻螺钉在塑料件和薄板件上的低孔与公称直径之间的关系是:公称直径减去0.5~0.8,根据需要调整松紧。


如:


公称直径4.2自攻钉底孔3.4;


公称直径4.8自攻钉底孔3.6;


公称直径6自攻钉底孔5.5;


公称直径8自攻钉底孔7.2等等。

1. M3×0.5螺纹小径是2.459mm,螺纹大径是2.675mm;M3×0.35螺纹小径是2.621mm,螺纹大径是2.773mm。


2. M3螺纹参照GB/T 196-2003《普通螺纹基本尺寸》,本标准依据GB/T 192-2003和GB/T 193-2003规定了普通螺纹(一般用途米制螺纹)的基本尺寸。
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的机械紧固螺纹联接,其螺纹本身不具有密封功能。

希望对你有帮助

使用直径3mm自攻螺钉,板材材质不同,孔径可选2.2--2.4mm. M3螺钉是公制螺丝,带丝扣的。


一般是指尖头的,粗牙的,质地较硬的木螺丝,也有铝合金、塑料的。用于金属孔开螺纹的一种特殊自攻螺丝被叫做丝攻。


自攻螺丝用于非金属或较软的金属,不用打底孔和攻丝;自攻螺丝是尖头的,这样才能"自攻";普通螺丝都是平头的,粗细一致。